首页 > 头条 > 动态 > 正文

平谷各村镇名字的由来,作为平谷人你知道吗?

2017-11-17 17:37:27 来源:
阅读() 

 在地名中,村落名称可称得上一大类。众多的村落名称,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岁月中,随着村落的不断形成和发展而命名、更名并积累、流传下来的,是各个村落的代号和彼此区别的标志,其中蕴含了各种各样的历史文化信息。平谷区村名的来历大体可分为以下几大类:


一是以方位做村名(其中许多都是对称的)。

⑴东西方位的有东高村、西高村,东鹿角、西鹿角,东寺渠、西寺渠,东双营、西双营,东古村、西古村,东樊各庄、西樊各庄,东杏园、西杏园,东牛角峪、西牛角峪等。

⑵南北方位的有南张岱、北张岱,南独乐河、北独乐河,南定福、北定福,南杨家桥、北杨家桥,南水峪、北水峪,南埝头、北埝头等。

⑶上下方位的有上纸寨、下纸寨等。

⑷前后方位的有前北宫、后北宫,前芮营、后芮营等。

二是以大小形态做村名。有大峪子、小峪子,大辛寨、小辛寨,大官庄、小官庄,大北关、小北关等。

三是以军事据点做村名。在平谷的村落中,凡历史上曾驻军的地方,多称营或寨。有镇罗营、熊耳营、北上营、东上营、马昌营、毛官营、胡家营、西营、男营,熊儿寨、北寨等。如镇罗营,明初就已成村。该村古时为边关隘口,设营戍守,以营命名,称“镇鲁营”。明嘉靖二十三年(1544年),蒙古朵颜部率兵犯边全部被俘,从此改称“镇虏营”,清初又改为“镇罗营”。以后又析为两个村子,在东称上营村,在西称下营村,村名沿用至今。境内原有两座古城堡,已毁。北门石刻“镇虏营”匾额和西门石刻“北边雄镇”匾额基本保存完好。

四有以地形状态做村名。有峨嵋山、鱼子山、罗汉石、将军关、红石坎、红石门、江米洞等。如将军关村古时为明长城关隘,始建于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属蓟州兵备道管辖。后村名演变为将军关。又如,西沥津是商末成村,直接留有居住遗址。原称“沥津庄”,因泃河水由海子村西渗入地下,又从沥津庄村东地下复出继续西流,故名。1920年分成东西两村,该村在西,故城西沥津。

五是以果树或林木做村名。有梨树沟、核桃洼、桃园、黄松峪、南树林、松棚、青杨屯等。如松棚,汉代曾设驿站,称“松峪传舍”。后聚落渐扩,至金、元时期称“松棚铺”因该村崇惠寺前有一颗巨松,树冠遮阴亩许呈松棚状得名。清代铺舍撤销,演为今称。明代巡关御史仪真马文卿、建德叶胜、戴仁等名人都有题松棚的传世诗篇。

六是以手工业产地做村名。有打铁庄、杈子庄、砖瓦窑等。如打铁庄,唐代成村,原址在南,时称“刘金营”,是以18户靠打铁维持生计的农民在此落户立村的。清乾隆年间(1736-1795年)因该地划为某王爷墓地,令迁现址,改为“打铁庄”,沿用至今。又如杈子庄,明末清初成村,原称“北石渠东庄”,后因村人多售卖杈子(一种木制农具),演为今名。

七是以古城做村名。如英城,商末周初成村,该村东、西堡子为西周至战国时期城寨和居住遗址,北魏称“紻城”,明代改称英城。又如北城子,汉代成村,村东为汉博陆城遗址,因汉武帝封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为博陆侯而称“博陆城”。元代称“韩城镇”。现聚落在古城西北部,称北城子,又演变为今称。

八是以宗教场所(寺、庙)做村名。有云峰寺、坨头寺、塔儿寺、石佛寺、北寺、五星庙、高庙等。如石佛寺,汉代成村,时名不详。唐代建有石佛寺,供奉释迦牟尼、文殊菩萨、普贤菩萨、阿难陀、摩柯迦叶共5尊石造像,故该村以寺为名。

九是以店做村名。有刘家店、胡家店、北店、辛店、东柏店、西柏店等。如东店,汉代成村,原名为“大屯”,因临泃河旁有码头,常有大批货物囤积而得名。到明代时有人在村西开店形成聚落,因在马坊东边,故称“东店子”。后两村合并称东店。

十是以姓氏做村名。平谷村落的发展,与明处移民、清代迁居的旗人大量增加有很大关系。有些村落的名称是外地人来此地定居后,以他们的姓氏命名的,如胡庄、韩庄、许家务、翟各庄等,比比皆是。
    相关标签:
来源: 作者:
<